筆挾風雷‧墨氣澤山--磺溪書法十人展
展期:2012/7/12/-8/9/
地點:高雄市明宗書法藝術館(高雄市湖內區保生路103號)
茶會:2012/7/15/(日)下午二點
展出者:蕭順杰、謝金德、鄭禮勳、張倍源、劉鴻旗
林俊臣、陳昭坤、吳啟林、林家男、施承佑(依年齡序)
所謂江山「代有才人」、「各領風騷」,自古以來無論治世或亂世,總會在各種不同的地理環境、因緣際會下出現一些光芒耀眼、作為突出,或造福百姓、或塗炭生靈,或輝煌汗青、或罄竹難書的歷史性人物,當然賢聖或罪寇在春秋筆下是分明的,「倫理學」上闡釋得很清楚,道德的價值就是立德、立言、立功,凡想開功立業、驚世駭俗的人都須先在流芳與遺臭的後果結局考量中做一抉擇,歷史是一面鏡子,殷鑑不遠,有了經驗傳承、智慧積澱,於是乎在人類社會的進化歷程中,莽夫就比較少見,而由賢達主宰了文化的衍展。事實上,文化才是人類存在的最高意義,五千年來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動物不計其數,之所以無法形成一種價值,就是缺少文化,文化簡單說就是能夠保存、流傳、展布……的智慧創造,是承先啟後的精神活動。
話題似乎扯遠了,不然,書法正是一種文化,它保存良好,流傳久遠、展布廣袤,是高度智慧的創造(中華文化核心的核心——熊秉明先生語),而研學書法須承古開新(書法活動的意義是承先啟後),一旦進入「書法學」的範域,則一個人的智、愚、賢、鈍、巧、拙、精、麤……都將在筆墨痕跡下出現神、逸、妙、能、精、謹、細的優質反映,或粗、俗、陋、劣的難入品流形貌,說得嚴苛,其實白紙黑字,高下無所遁形,只在知或不知、覺或不覺而已,這是就書法的藝術層面而論,主要是針對自詡為行家者的誥言,書法還有另外一個層面,有人提出「文化的書法」一詞,現今當書法推展一面倒地朝向藝術創作運營時,難免使具有心性教育潛移默化功能的書寫行為被忽略,而由於參與活動者重視展、賽成果的功利導向,傾力於技法、造形,古典書法的文學、哲學內涵遂趨於淡薄,且書法藝術化、專業化成為主流,游於藝者大量流失之後,書法的文化功能將銳減,因此平衡專業與業餘的活動舞台極為必要,例如競賽以激勵研學的前階段,技法為審核;獎項以肯定創作有成的書家,風格為賞鑒,展覽則呈顯當前書法流行風貌,知名活躍書家為對象。
臺灣書壇處在民主社會中,與眾多文化、藝術項類同樣,政府相關部門的扶持有限,其主要的蓬勃基礎在民間,一批學而優則教的書法家,一群群雅好書法的研學者,此外小型雅集書會和人民團體組織——學會,扮演了重要的推手角色。學會辦理的比賽、展覽、研習、學術研討、國際交流、出版……,牽動著各層級書法運作,雖然民間團體並非常設機構,但透過各地學會此起彼落的活動推出,也讓書法文化呈現繁榮的景象,而雅集書會的成員則正是此一現象下所孕育生成的「才人」,其中以換鵝、墨潮、日知、澄心、海硯諸會較受矚目,觀察他們的活動固然主要不出展覽、出版作品集(少數亦有論文集),但整體創作水準的均齊卻達到了提供相互參照的作用,雅集書會成員多者二、三十人,少者十人上下,不同的研學歷程、創作風格、審美傾向、才情氣質、藝術深度、成就前瞻……放在同一個展覽空間,作品、作者間所產生的激盪與展者、覽者間的對話、發酵,構成了一個書法藝術展廳的氛圍,優秀書會的聯展,其影響力是不可等閒視之的。
藝術創作的評鑑、藝術家成就的認定必有一套機制,諸如論述、口碑、市場……但因缺乏量化數據、甄別標準,往往流於見仁見智,這對於藝術創作在文化發展的角色上是作為充實人們精神生活而言,尚無礙宏旨,但在功利社會中價值觀乃一切經濟行為的基礎,當所有物質都是商品時,價值認定就絕對必要。於是乎連藝術創作、藝術家也有了數據——獎賽名次,試看象徵臺灣美術發展主流的「全省美展」,六十年間各門各類的創作影響深遠,而值得深思的應是:對藝術創作價值的闡揚、對藝術家成就的認定由於主要甄衡於數據,故而形成論述貧乏的狀態。他項藝術姑且不論,書法尤其明顯,時至今日,書法研學歷程中想要凸顯創作價值、堆疊成就聲望,似乎無法與獎賽脫鉤,不出入其間數十回合挑戰終究有被視為旁門的疑慮,暫不論獎賽的遊戲規則是否完善,如果評審方式基本上公平,未嘗不可行,只不過當書法標準取決於數據之後,對於真正重要的創作內涵、價值之研究發煌、導覽鑑識就相對懶怠,於是乎我們的書法界誠然寫家如林,但躍為藝術家者卻寥寥無幾,作品專輯一本接一本問世,作者本身的創作表現為何?閱觀者未必理解,論述的闕如使書法家的心血變成一筆筆呆帳,這絕非危言聳聽,筆墨專賣店書櫃上陳售的書家個展作品集、書會聯展專輯的乏人問津為這個窘象做了最佳見證。
當然處在這種環境下的後學者也必有因應管道,譬如公辦的全省美展僵化了,縣市政府辦的「南瀛獎」、「大墩獎」、「磺溪獎」、「桃城獎」、「宜蘭獎」、「北縣美展」……,民間學會辦的「書法教育學會年度書法比賽」、「金鵝獎」、「金鴻獎」、「明宗獎」、「行天宮人文獎」、「玉山獎」、「帝寶獎」、「書法春秋大賽」……十數個口碑良好的賽事就提供書法研學者累積功力和資歷,另一方面是書法學術研究在大學相關科系有充分的開展,碩、博士學歷的取得已是中、青輩書法家的時尚,假以時日或可為沉寂的書法藝術創作闡釋帶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氣象。
彰化青年書法家群近年屢屢在前述各個領域中脫穎而出,可謂筆挾「風雷」,墨韻「澤山」,風雷為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益」卦,益的含意是堆疊而增多,孟子「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論語:「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用在書法研學的道路上,首先是開卷有益,勤寫多讀,即對於歷代經典書蹟的廣泛臨摹和相關書史、書論的閱讀,以熟練的技法及對創作審美的認知,其次是轉益多師,由於書法風格流派紛呈,帖學、碑學各擅勝場,故須博涉始能多優;其三為師友交游,同道之間的切磋藝道、詰辯討論可以增廣見聞,以免獨學無友,處在象牙塔裡。我看彰化諸君頗能受惠於此三益,他們臨池勤進,且不滿足於休閒寄情,故屢屢藉獎賽參與以琢練技巧,並在轉戰中吸取其他流派特色,使創作能時時推陳出新,此外亦能深入鑽研書學,或進入高等學府隨專業教授做碩、博士研究,或向民間精擅創作的名家問學,或同道之間觀摩討教,故而創作能走在當代風格趨向的前沿,每每秀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妙構。有了潛心探學之益,故進一步能有易經澤山「咸」卦的成就,咸有法則、周遍、和睦之義,用之於書法,首先是在法度上對於古典筆法系統及其相關元素的操持深度,彰化諸君大抵能體現法古、入古、揚古、變古等探涉進呈的轉化;其次是對於書法藝術最重要的筆墨特質的理解與掌握,即筆鋒、使轉、起伏、跌宕、險絕等的充分表達,由於廣泛研學各種字體的筆法、結體,參酌古今書家章法風格,擴充筆、墨、紙的性質,故在書法創作符碼元素如字體、筆法、造形、墨韻、形式……上都能普遍、充分掌握,並在訴求思變中尋找到一種嶄新的法則,而當富含創意的法度在獎賽中受到青睞,對創作者而言無疑是一大鼓舞,一方面撐持創作的熱情,一方面積澱研探的深度,並以之作為書法藝業開展的基礎,蓋書法作為藝術探索的一條道路,對於擁有精實雄厚創作能力者而言,殆不只是寄情遣興的餘事而已,一旦成家則已肩負文化傳承的使命,相對而言書家的創作、理論乃至其人的成就、貢獻、影響都是時代的文化財產,試想如果歷代缺席了那些優秀文人、書家,書法史將一片蒼白,於今我們看到彰化諸君,每個人不斷在各個書法場域中散放光熱,其積累的成果十分豐碩,其發揮的影響也與日俱增,令人欣慰的是他們也深知自身肩負著當代書法文化發展的責任,故而除了個人的經營,也能聯集群體更豐富亮眼的實力展現,十人六十餘件作品的呈現,是風格的紛陳、創意的表彰、實力的較勁、形式的激盪,……總之,這樣一場聯展確實是張力十足,也精采可期的,對愛好書法者而言,閱觀他們的書法時,思考的面向是甚麼?我認為首先關注的是何以這些創作家能屢屢在賽場拔頭籌?甚麼樣形式的創作能獲得評審的青睞?其次是解讀那些作品的風格由來,每一個創作面貌的時代特色、審美價值在那裏?當然也可以預想其爾後的成敗得失……因此參與並融入一個優質展覽活動的展者、覽者相互對話的氛圍,自然不能存著瀏覽的心態。
那麼融入於一個展、觀氛圍,宜從創作者的筆法系統、流派參照、造形理念、美學陳述等方面去審視、析讀,以下便試著對彰化十人展的個別書風略作探索:
(一)蕭順杰,一九六三年次,碩士學歷,作品多以古篆為造形元素,筆意為尚,用筆雄恣樸拙,盡力跳脫成法拘泥,頗能掌握亂中有序的張力,是一種碑學派美學的現代版。行草書亦取海派的重拙基調,個人整體書風訴求明確。
(二)謝金德,一九六七年次,篆隸相參是一大特色,或說篆書造形隸意化,且將規整的篆、隸結構交織造形,以凸顯疏密虛實的空間效果,行草書出於晚明尚態浪漫意趣,結字章法一意求變使作品產生了視覺上的應接不暇,綿密映帶的筆勢墨韻,展現了揮寫的豪邁與自信。
(三)鄭禮勳,一九六八年次,博士學歷,各體擅長、筆兼巧拙,形式經營以「復歸平正」為章法旨趣,創變中雅正仍為主要訴求,其魏碑體運用饒富特色,在不巧不拙間民間書法的稚拙雅化了,其次是主文的渾樸往往搭配流利的落款,又彰顯了一種對比效果。
(四)張倍源,一九七○年次,碩士學歷,寓巧於拙、擴散筆墨為其用筆一大特色,鋒毫紙墨相發也彰顯了筆情墨趣,看似信筆而為,卻能充分取得協調,帶隸意的碑體時時出以構形巧思,創意書法則強調了空靈禪趣,細字落款更呼應了空間意識。
(五)劉鴻旗,一九七二年次,充分表現筆墨相發的特效,筆法多變化,方圓巧拙混為一體,志在表達渾厚率性的創作行動,行間氣勢在快意書寫中往往能出奇制勝,塑造出一種不泥古而貼近時代創變的氣息。
(六)林俊臣,一九七四年次,博士學歷,書法、篆刻並治,創作取徑廣,治工拙於一鑪,植基於古典,善於以帖學的文人技能發萌碑學民間書寫的質樸底蘊。
(七)陳昭坤,一九七五年次,碩士學歷,隸書最富個性與結字理念,植基於漢碑,多參清人陳曼生意趣,善於奇正相生、濃淡映照,落款行書流利溫雅,頗具文人風特質,整體風格屬典雅一路。
(八)吳啟林,一九七九年次,碩士學歷,深諳諸體筆法,運筆靈暢流轉,字裡行間可見才氣縱橫,戰國古文字造形應用既突出結字以綿密取勝的手法,也能在空間布白上展現寬博的氣度;行草書善於筆鋒使轉,在明人浪漫書寫中融入晚清海派的雄渾,創意書法則著意點線交織形成錯亂的視覺刺激,風格老成。
(九)林家男,一九八二年次,碩士學歷,筆法奠基於晉唐,從秀逸勻整出發,取晚明個性書風為章法布局基調,行筆勢如破竹,筆鋒旋轉任運隨行,遂成老健;隸書多參金冬心,益以墨韻而與漆書相異其趣。
(十)施承佑,一九八五年次,創作意圖明確,以拙制巧、以趣為意,隸書取漢刻金石趣,並擷採清隸若干元素,謀篇中時以「不對等」為布置手法,款字行筆亦然,在不衫不履中見尚樸的審美情調,行草書出入晚明個性風,多法黃石齋紋轉欹側的態勢,整體格調在澀勁古樸之間。
磺溪彰化十人書法展,誠書界不可多得之雅集,蓋諸 君子沉潛書道成果出眾,創作內涵技藝並臻,審美理路契於時代風氣,歸而結之可舉出下列特點:一、諸體並騁,二、造形訴求、三、筆墨擴散,四、提升書寫性為藝術性,反映了當前書法藝術創作的主流表現。當然書法並不僅是凸顯個人風格的造形創造表象而已,其更進一步的價值應是人文精神的表達,所謂書如其人的志(道德理想)、學(閱歷識見)、才(詩文造詣),以及人書俱老的事功積累、人品修持、學問功夫……等,諸 君子能在青年階段打下厚實基礎,假以時日必能成為書壇重鎮,這也是吾人對他們殷切的寄望。
==================================================
==================================================
磺溪健筆半線風揚--磺溪書法十人展序
國立臺南大學教授 黃宗義
磺溪,大肚溪畔磺溪書院文昌祠,傳統文教聖地;十人,彰化蕭順杰、謝金德、鄭禮勳、張倍源、劉鴻旗、林俊臣、陳昭坤、吳啟林、林家男、施承佑,當代臺灣書壇菁英俊彥,書法展賽擂臺健將,頭角崢嶸之書藝創作群。半世紀前北臺灣有中國渡海來臺十人書會[1],新世紀中臺灣則磺溪書法十人繼起,欣見書法藝術薪傳有望,民族文化香火綿延長存也。
臺灣土地開發與政經文教發展由南而北,一如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鹿港昔為中臺灣大港,今則隸屬彰化;彰化,古平埔族語半線,乃漢人為彰顯教化而賦名也。彰化縣政府公辦美展以獎掖文化藝術創作為宗旨,溯源磺溪,取義固深;而諸子以同鄉情誼、雅好筆墨,因獎賽砥礪之緣萃聚,命名磺溪,雖非結社,乃有扢揚大雅、以書弘道書之旨,其義亦深且遠矣。
寫毛筆字自古為泛漢文字地區讀書人必備技能,文人士子書法之美醜各如其表,腹笥文采幾乎可以一望而知。百餘年來中國科舉既廢,社會環境與書寫觀念丕變;當今之世科技發達、資訊昌明,地球猶如村落,普世崇尚民主自由,書法文化影響雖無所不在,書法活動卻已分眾化,逐漸成為純粹藝術創作之小眾行為;然而無論未來如何發展,書法仍將為漢字文化圈高妙之文化精神活動。
自十七世紀明鄭開臺,歷經清領,以迄二十世紀日治初期,書法活動大抵仍屬傳統型態;其後,乃有官方與民間舉辦書法展覽,更有競書分級進階等現代社群活動引領書法學習創作;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之後,繼辦全國美展、全省美展等,影響書法創作風潮。如今,南臺灣則有明宗書法藝術館持續辦理書法獎賽、展覽,乃至書法學術研討會,正可為此一文化精神活動永續發揚之寫照。
二戰後渡臺書家陳其銓嘗以1980年以後為臺灣書法蓬勃期,蓋此期中青代書家崛起,書會如雨後春筍、雅集頻仍,文建會獎助書學活動,兩岸書法活動、學術交流空前蓬勃[2]。筆者認為,五花八門之各級各地書法展賽更是促成臺灣當代書法蓬勃發展主要誘因,有甚者如1987年起,臺南縣政府以常態性高額獎金辦理南瀛美展,引起各縣市文化中心競相效法,擴充地方美展徵件對象範圍至全國美術工作者,此舉大有推波助瀾之功,書法自不例外。若磺溪諸子,皆為此期間獎賽場上翹楚,十幾年來囊括之殊榮難以勝數,尤其不乏磺溪與明宗兩大獎;十人此番獲邀展於南臺灣明宗館,正可謂:
藝術品乃藝術創作史之鏡,既是創作者個人一時心境寫照,亦為同一時代社群集體心靈反映。書法,漢文字書寫表現技法,初學者以篆、隸、草、行、楷字體入帖奠基,以人書俱老為成就指標,是以古代書法教學傳承多遵守師門家風,鮮少標新立異;書法藝術,書寫風格與書體創新表現藝術,書藝創作者或偏取一體加以改造、或揉合諸家融會再鑄,或視字體為桎梏而力圖擺脫之,目標在成就自我面貌。古典書法崇尚中和婉約之美,強調文質統一,偏重理性經營;現代書藝往往主張個性偏執之美,強調異化創新,動輒流於激情魅力之宣洩。磺溪諸子深識現代書法藝術特質,既博攻諸體,又能取不同形式內容作為個人風格呈現之資,大有別於近代一般師門型書會也。
書法之為藝術固毋庸置疑,然而放眼兩千餘年書法史,成名書法家雖有如恆河沙數盈載史集,真正以創新風格之書法作品感動人心者畢竟鳳毛麟角,其因何在,在於創新之難也。書法寫作不難,唯須通過有限臨帖鍛鍊,實踐功夫繫乎一己,與時代古今朝野地域無關。然而寫作不等同創作,依傍前人而無個性風格者不得謂之創作,是以藝術創作不易,書法藝術創作尤難,當代書藝創作尤其難上加難,難在古典法帖汗牛充棟,出帖既已不易,遑論創新?創新,豈僅作品高美風格、境界、技巧之翻新,更需全新面貌底下個人生命力之完整呈現。余觀磺溪十人,汲古出新循法創意,含理抒情莫不中節,已經具備一時一地一群人之流派雛形,又自有個別質妍遒媚之面貌,最可貴者,書品線條空間各自煥發情性華采、筆致墨韻共同流露生命輝光;假以時日,則當代書法展賽之中部現象[4]或將更進一步脫胎換骨,成為臺灣書法史上值得奮筆特載之書風流派,磺溪諸子其勉旃。
壬辰歲秋,磺溪十人聯展書法於明宗館,家男、啟林銜諸子之命來電囑序,東寧逸士臺南大學文薈樓急就。
[1] 十人書會主要活動於1959至1975年,舉辦過十屆聯展。先後成員陳定山、丁念先、朱雲、李超哉、王壯為、陳子和、張隆延、傅狷夫、曾紹杰、丁翼、丁治磐,共十一位,皆出生於清末民初,二戰之後隨中國國民黨渡海,成為戰後臺灣重要書法雅集,對臺灣書法發展有相當影響。
[2] 陳其銓(1917~2003)劃分二戰後臺灣書法為:沈滯期、復甦期、重振期、蓬勃期(1945~1954;954~1969;1969~1980;1980~),沈滯期間,政府無力兼顧藝文發展,書法教育處於停滯狀態。復甦期間,民間書法團體漸次成立,政府及民間機構紛紛舉辦多項書法活動,並有中(台)日書法交流活動,書法風氣漸漸擴展。重振期間,政府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書法教育開始在學校佔有一席之地,與日、韓、港等地書法交流活動益見密切。蓬勃期間,如本文引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