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情寄筆墨、心游無垠─東師校友六人聯展












情寄筆墨、心游無垠─東師校友六人聯展


近幾年來明宗書法館,辦理受矚目的年度書法獎賽,一場接一場的書法藝術專題講座或學術研討會,以及一檔接一檔的書法展出,誠匯聚了全國性之書法藝術活動的焦點。
從去年迄今〈2011~2012〉,在書法藝術專題講座或學術研討會的活動:首由黃宗義教授─墨情依依〈導覽〉揭開序幕,接續是前西泠印社印泥廠廠長李耘萍─印泥的製作、辨識、使用與保存、蔡明讚社長主持─當代書法新思潮學術研討會、名書家簡銘山─行草書傳統與現代創作之我見、蔡明讚社長─當前兩岸書法創作方向的比較、施伯松理事長主持─兩岸書法座談會、林隆達教授─寫經書法專題、黃智陽教授主持─「台灣書風」論壇、施永華老師─草書章法布局與解析……等等。
在展覽方面:則由年初的第十一屆明宗獎書法篆刻展開跑,接續的是:千禧意象—千禧書會聯展、中華民國篆刻學會聯展、五鳳書法聯展、海硯書會雙年展、福建三月三書會聯展、劉家華書法個展、黃智陽教授「台灣書風」探索展、蔡明讚社長書法個展、日知書會聯展、黃宗義教授華甲書法展、第十二屆明宗獎書法篆刻展、大陸「蘭亭七子」書法聯展,以及上一檔的南台灣書法篆刻耆老張添原書法篆刻展等。
「東師校友六人聯展」排在前述精采叫座的展覽之後展出,成員們無不感到惶恐及壓力,謹抱著展出就是機會,機會就是學習,學習就是成長的信念,祈請前輩、方家及同道好友,不吝指教。
以下為本展出背景作簡扼的說明:「東師校友六人聯展」成員為台東大學〈前身台東師專〉畢業之前後屆校友,其中施永華、張日廣、郭芳忠是東師六四級同班同學,梁永斐是七一級、林明志是七二級、李國揚是七五級。六人中除施永華外,其他五人還是八十四年由郭芳忠發起成立「墨稼書會」先後加入的會員。憶往,他們在校期間都加入書法社團,先後都曾接受陶金銘及洪文珍老師的指導,他們既是同窗、校友,更是系出同門。無論是在學期間,或畢業後在各地區角落服務,都維繫著一份血濃於是水的同窗或校友之情,尤其在書藝探討交流上更是膠融在一起,彼此間之聯繫聯誼向來非常熱絡。
畢業後,他們分別在不同地區、機關、學校服務,除堅守工作崗位做好該做的工作,而有優異的表現之外,更不忘筆耕墨耘,在書法藝術的這塊園地裡繼續墾拓深耕。這二三十年來,他們在書法藝術教育領域、書法藝術的學術活動、展覽競賽……等等,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而他們在書法藝術這一塊,也許由於身在不同的地區、工作在不同的工作領域,在境域不同的影響下,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新進境。依他們畢業級別順序,作如下介紹:
張日廣,字泮農。畢業後,於學校服務滿二十五年,四十多歲即自教職退休,一方面專事書法研究與創作;一方面主持「大安書苑」,作書法專業教學,多年來培育英才無數,成績斐然。書兼各體,早年著力楷書及二王行書,近年則專力於行草創作,在其行雲流水的行草書創作中,可以看到其個性豪邁的川動。他曾任桃園縣書法教育學會總幹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全國語文比賽桃園縣書法類召集人,獲桃園縣教育局頒藝術教育者特殊優良教師、僑委會禮聘至海外華橋社團擔任講座,全國金鵝書法比賽社會組第一名。
施永華,台東師專、彰師大特教系、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九十四年從國小教職退休,全心投入書法教學,分別在新竹教育大學、臺中教育大學、明道大學擔任書法專業教授。書兼各體、早已期專於楷、隸,近十年則專力於草書之創作。曾擔任全國語文競賽寫字組、大墩、磺溪,以及全國各類美展書法評審,近年擔任中部各縣市國語文寫字集訓指導教師。九十五年更獲入選文化總會主辦「台灣藝術經典—書法藝術卷」第五卷:筆歌墨舞‧任心馳騁,同年也應邀南投中興新村駐村藝術家。著有《造形與節奏》(中市文化97)、《陳其銓手札遺墨集》(中華弘道書畫會95)、《國民小學團體活動書法教學》(教育部國教研習會89)等書。曾於嘉義文化中心、台中文化中心、高雄明宗書法館個展。八十八年及九十年兩年獲大墩獎書法類第一名;八十九年獲全省美展第一名,九十四年獲全國美展第一名。
郭芳忠,字硯農、學謙,齋號磊齋。台東師專、高師大國文系、國文研究所文學博士。現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副教授。書法涉臨各體也兼習水墨。其圖書資料、文房雅玩……等收藏尤豐,平日公餘課暇,喜浸於中國古典詩詞文學之中,享其扒梳之樂。著有《乾嘉學術對晚清書學思想及書風影響之研究》(博士論文)、《傅山學術思想及其書法藝術研究》(復文)。現正著手撰寫《書法藝術與人文思維》(預計2013年完成)。九十二年屏東縣文化中心、高雄市文化中心書法個展。曾擔任全國語文競賽寫字組、府城鳳凰美展、明宗獎全國書法比賽,以及其各類美展、書法評審。曾任「墨稼書會」會長(創會會長),現為「澄心書會」會長。曾獲「師鐸獎」、高雄市文藝獎(書法類)、全國語文競賽寫字中教組第一名、全國金鵝書法比賽大專組、社會組第一名。
梁永斐,師專畢業後,只任短暫的教職,早年即參加高考而轉任公務行政,現任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副處長。幼承家學,受伯父梁昭金先生書法之影響頗深,在求學階段參加各項書法競賽均獲佳績。就讀台東師專期間擔任書法社長,深受陶金銘老師,洪文珍教授之栽培及指導,亦曾前往嘉義接受陳丁奇老師之指導,其書法之深厚基礎奠基於歐陽詢的楷書,黃山谷的行書,張遷碑的隸書等,則兼篆、隸、行草、金文各體,勤臨各家書帖,創作風格走大氣磅礡一路。又平日公餘喜閱讀文學作品,並浸濡佛學,創作不輟,頗獲肯定。在生活上踏實體悟及實踐「慎獨」、「虛靜」、「樸素」、「柔弱」、「無為」、「喜樂」、「當下」、「虛空」、「佈施」之哲理,期能藉以提升內在能量,去年於彰化縣文化局首度書法個展,並將於全國各地接續展出。
林明志,字墨農,齋號楚丘居。書法由黃進福老師啟蒙,就讀師專時期受教於洪文珍老師。師專四五年級選的是美勞組,學畫也兼學書法。畢業後在台南服務期間,繼而先後受教台南書壇耆老王九儒、潘錦夫兩位先生,及名書家江育民先生、台南大學黃宗義教授之薰濡。作品多次參加墨稼書會、千喜書會聯展,也曾獲台南市語文競賽寫字第一名。在這段與諸老師遊期間,年歲漸增長了,閱歷識見也漸廣了,視野也漸開闊了,真正能體會沉醉於書法樂趣之中。一筆在手樂趣橫生,無限解放,無限可能,當束縛脫離離了,夢想也在紙上留了痕,此時覺得字在就自在。目前已自教職退休,因緣際會下也找到了宗教的心靈寄托,平日除了參與一些志工的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可專力於書畫的學習與創作。
李國揚,字昕昀父。齋號為則古樓、昕昀軒與三積堂。台東師專、屏教大
視覺藝術教育碩士,碩士論文為《王壯為篆刻藝術研究》。就讀師專時期受教於洪文珍老師,臨習各家楷書及魏碑,繼而拓展領域與視野,習篆隸及行草,並兼涉篆刻及水墨。其圖書資料、文房雅玩……等收藏尤豐,平日又喜多方閱讀,創作與時俱進,多元發展,時見展境,才華洋溢,誠明日之星也。現任職屏東公館國小,業餘投入書法篆刻創作、研究與推廣,並於台南大學,屏教大兼任講師,講授書法、書法創作。近年來篆刻與書法之創作,內容均為有感而發,形式則游走於傳統與實驗之間,力行有感於心,則刀筆留痕。幾年來已陸續匯集編成《墨墨含情》〈李國揚書印輯〉十餘冊〈未正式出版〉。作品曾獲屏東美展(書法)屏東獎,全國公教美展書法類第一名。
本「東師校友六人聯展」之策展人為吳明宗老師,他是「墨稼書會」前任會長,也是六位展出者的共同學長,他熱心為提攜鼓勵學弟們,特為此策劃本次展覽,辛苦奔走聯繫由衷感謝。
「東師校友六人聯展」六個人,從其求學時期看,雖源出一脈,但經二三十年各自的努力學習與再造,中或有堅持或有蛻變,縱難有驚人的創發,但在固有宏富書法傳統下學習累積,每個人自然也蓄積了一定的功力。有謂藝術是心靈的獨奏;書法,是隨性的舞蹈,用於舒展懷抱,用功力修養,用情趣,用人格精神來演出。中國書法是一種寄託,是主體對宇宙的感悟和生命情懷,藝術則是抒情達意的工具。書法創作不僅僅是作者情感精神的投射,更是時代文化精神的再現。書法藝術的筆墨語言,使書法藝術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化思想、內涵。人們在人文關懷與會思維下,力追「技進乎道」的境界,最終使書法藝術成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六個人的作品從創作的形式與內容來看,或傳統或創新實驗,或許他們已從這裡找到他們各自所要的。

本文作者 郭芳忠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專任副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